2024年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年会圆满召开
2024年12月24日,河湖健康智慧感知与生态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年会在湖北工业大学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顺利召开。此次会议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及国内知名学者作为学术委员会成员,进行实验室发展工作的指导与讨论。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50余名专家代表通过线上线下形式参与了此次会议。
会议由湖北工业大学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河湖健康智慧感知与生态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环境岩土与河湖生态修复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共同主办,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肖衡林教授主持。

图1会议现场
湖北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陈自才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他表示,河湖健康智慧感知与生态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过去的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果,这离不开各位委员的支持与帮助。他希望学术委员会继续为实验室发展提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助力实验室更上一层楼,并预祝本次会议圆满成功。
在会议中,湖北工业大学科学与发展研究院院长胡心彬教授宣读了学术委员会聘任文件,并宣布了新一届学术委员会的成员名单。王超院士被聘任为学术委员会主任,吴振斌研究员和刘泉声教授为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学术委员会还聘任了包括湖北工业大学刘德富教授、中国科学院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刘正文研究员等在内的十一位专家为学术委员会委员。

图2湖北工业大学陈自才副校长致大会开幕辞
湖北工业大学省重点实验室主任马强教授对2024年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工作进行了详细汇报。他介绍了实验室在人才培养、设备建设、学科竞赛、基金管理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并强调实验室在科研和技术转化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2024年,实验室获得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支持,横向经费达到1571万元。此外,实验室还在《Science》期刊上发表了以湖北工业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的Letter文章,并取得多项发明专利及省部级科技奖励。

图3湖北工业大学省重点实验室主任马强进行重点实验室工作汇报
学术委员会委员们对实验室的工作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提出了若干重要建议。首先,在空间与人员管理方面,委员们建议加强人员的高效运作,优化考核机制,以提升实验室整体工作效率。在研究方向与成果转化方面,委员们认为,实验室应明确关键研究方向,注重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结合,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实际应用。针对实验室未来的发展规划,委员们建议进行全面的科学评估,从理论和应用两方面进行深入考量,为实验室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图4学术委员会就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发展提出相关意见
最后,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肖衡林教授总结了会议内容,并对实验室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他强调,学术委员会的宝贵意见将有助于进一步明确实验室的战略方向,推动跨学科研究和创新合作。肖衡林教授表示,实验室将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密切关注委员们的建议,结合国家和地区的科研发展需求,不断优化科研资源配置,提升实验室的整体水平,推动生态修复领域的科学技术进步。
此次学术委员会年会为实验室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意见,促进了各方专家的深入交流与合作,为河湖健康智慧感知与生态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发展规划和科研进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未来,实验室将在不断完善与发展中,推动更多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为生态环境保护与河湖修复事业做出更大贡献。